news,

搭建“系统”,别纠结“目标”(二)

Jessie LI (李格) Jessie LI (李格) Follow Dec 04, 2020 · 1 min read
搭建“系统”,别纠结“目标”(二)

最近读了Ryan的《Fractal Inquiry分形研究——如何用Roam做SRS间隔重复》,它与我之前在读的Richard Meadows《如何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生存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volatile world》以及Scott Adams《如何在几乎所有事情上失败后赢个大的》有很多奇妙的交集和联系。

杂糅三本书的相似之处与不同的叙事方式,我进一步认识到「系统」的重要性。

系统与可选项

Whatever happens,we shrug our shoulders,and go back to daily practice. ——《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volatile world

搭建“系统”,别纠结目标中,Scott Adams讨论了为什么系统比目标更重要,因为它可量化、专注当下,它不是画完大饼之后肾上腺素的短暂停留,而是接受宇宙的随机性,并专注于我们可以控制的事情。

打开自己的可选项中,Richard Meadows提到可选项就是构建系统的思路。优化选择的结构(choice structure),然后重复重复再重复

系统和可选项的关系非常微妙:系统帮我们narrow到好的可选项,帮我们过滤“不重要”,从而减少焦虑;可选项帮助我们达成系统的可能性放大。

一个有趣的比喻:系统下好似一个网状结构,一个灯的熄灭不会导致全局关停;目标结构下就像一个单向链条,一个环断裂整个链条就断了。可选项打造的就是系统

系统和目标,网络和链条

怎样打造系统

这里介绍几种有趣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构建系统。

找到自己的几个前25%

Everyone has at least a few areas in which they could be in the top 25% with some effort.

—— The Dilbert Blog

成为一个交叉人才(先不说全才)比成为一个专才更容易。没有一个idea是独一无二的,成为某个领域的top 1%非常困难,拿Scott自己的例子,

每个人至少有几个领域,只要努力就能进入前25%。就我而言,我比大多数人都能画得更好,但我不是一个艺术家;我没有脱口秀演员有趣,但我比大多数人有趣。神奇的是,很少有人既能画好画,又会写好笑话。正是这两者的结合,才使得我所做的事情不太平常。加上我的商业背景,我可以理解大多数漫画家不亲身经历就能理解的话题。”

他将自己演讲口才和绘画技能结合起来,再加上商科的知识背景和与善于沟通的能力,naval说Scott是21世纪最可信的互联网段子手。

所以,你可能更愿意成为一个柔术紫带、能用英文侃侃而谈加密货币的设计师。

一篮子“可选项”

So long as your overall optionality index is on the rise——building relationships, net worth, health, or skills——it doesn’t matter if you miss any arbitrary milestone.

——《How to survive and thrive in a volatile world

Optionality中进一步给了一个框架,从经济资本、网络资本、知识资本和健康资本方面来构建系统。

•优化「选择结构」:守住裤子,打开天窗

选择结构

构建系统的「选择结构」应当具有有限的下限和无限的上限,比如拿经济来说,下限就是饿不死,然后把投资和创业(做生意)的门阀打开,也就是像taleb的投资策略一样,只投资最安全的和最具风险性的资产,守住裤子,打开天窗。

•通过可执行目标(instrumental goal)和最终目标(terminal goal)来进行迭代

instrumental goal、terminal goal与optionality的关系

这里要涉及instrumental、terminal goal与可选项之间的关系。举个例子,比如你的最终目标(terminal goal)是明年辞掉工作环球旅行,那你在经济上可执行目标(instrumental goal)就是每天省钱;比如你的最终目标(terminal goal)是写一本书出版,那你在知识方面的instrumental goal可能就是保持每天阅读和写一些字。optionality在这里面的作用是促使反向的审视自己的terminal goal,比如比起漫无目的的旅行,你更愿意辞掉工作去xx地旅行,因为在那里有朋友需要帮忙,可以顺带着帮他做些事情,这样你就除了旅行可以有更多的联系…

当然,这也不是说漫无目的的旅行就不好,但总的来说optionality会促使你主动寻找事物之间的联系,想到再多一个可能性。

生活是一系列的迭代游戏,没有最终的boss要打败,重点不是赢得任何一场比赛,而是找到有趣的游戏来玩,并利用有限的资源持续地玩下去。

下一个问题是,如何迭代呢?

费曼的 12 个问题(Feynman’s 12 questions)

传统意义上说,我们认同系统重要,选择重要,迭代重要。但问题是,

做不到也是白瞎。

不知道大家如何,反正我自己是困难户,所以我一直想方设法训练自己「重复」的能力。李小龙说过:我不怕练了10000个种招式的人,但是我怕把一个招式练到10000遍的人。

Ryan在书中提到了通过“提问题”进行迭代,这个方法的有趣之处在于你把自己想象成一个problem solver,而不是一个做事的机器,想象一下:你每天问自己,

「比特币是什么?」与 告诉自己「每天要学习比特币啊」之间的心理差异。

当然这个方法论在Roam的结构中会更加的舒适,Ryan在《Fractal Inquiry》这本书里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。

首先,你可以为每一个block区块定性,它是属于:

#wtf问题——你非常好奇的问题(偏知识性问题)

#htf问题——你觉得是长期值得探索并保留痕迹的问题(偏灵魂拷问类,看不清道不明但是想中长期坚持的)

#whatif问题——具有挑战性的非常反直觉的问题

#prediction问题——刺激你去预测的问题

然后,你可以用Roam42中的SRS(间隔重复)或者Roam toolkit设置时间间隔(interval),这些问题就以随机性的形态出现在你未来的某一天,自己对“自己”进行发问。

我在实践Ryan的方法时,不由的想到了物理学家费曼先生的12个问题。

你需要让你最喜欢的十几个问题不断地出现在你的脑海里,虽然大体上它们会处于休眠状态。每当你听到或读到一个新的窍门或新的结果时,都要对照你的十二个问题逐一测试,看看它是否有帮助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热门,人们会说:”他是怎么做到的?他一定是个天才!”——Richard Feynman

这12个问题其实也代表着我们优化后的可选项。一开始我们一定会提出各种奇奇怪怪的的问题,需要经常回顾、找到某些共性并进行归纳,最终形成属于自己的#12个问题。如灵魂画风的下图:

寻找自己的12个问题

写在最后

我有时候觉得,适当给自己一些外力假想或许可以帮助过滤选择结构。回首2020年疫情隔离那段日子,每个人的选择范围都被大大的限制了。没有了眼花缭乱的娱乐和触手可及的美食,没有了数不清的可以花钱的地方,我发现我还是可以生活,反而身体和心理都更加健康的活着。没有外卖和咖啡,就自己变着花样学做吃的,微波炉以外的仪器终于不再吃灰;没有了社交场合,就看书写文章学做视频,胖车库就是那段时间开始“无病呻吟”;不能去舞室跳舞,就自己在家里跟着视频练习;我甚至有了很多创业的idea,想着为这个世界怎么着做出点自己的改变…

我还是可以学到我想学的东西、做我想做的事情;甚至有了更多空间锻炼那些不因环境的改变而过时的技能。那时我的选择结构变得非常简单,但是它让我变成一个更专注、更健康、更独立思考、甚至更乐观的人,还有什么比这个更重要呢?

每次焦虑的时候,我都回想疫情时候的感觉,没有比那更糟的了,但也,没有比那时更好的了。

你想财富自由之后怎么生活,你在动荡不安时会怎么活着,你现在就可以那样生活。——naval

我觉得构建系统对一个人的改变,可能就是不管在什么情况下,让你一直是你。

Join Newsletter
Get the latest update of Fat Garage !

“The void I saw in the future was no longer a liability, but the greatest opportunity.”

Written by Jessie LI (李格)
致力于推进跨地域的文化技术交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