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在上查理老师的编剧课,他讲到故事的三要素是:人物,事件和主题。电影我们一般会记住故事的事件、电视剧我们会记住鲜明的人物,但不管是电影还是电视剧你都会记住彭于晏。
最近的NFT我们记住了什么?
下面和我一起闭上眼睛,你的眼前是否出现了一排乌鸦拉着几个大字:#稀缺 #所有权 #买?#版权 #少(ha)数(ha)人(ni)的(wan)游(bu)戏(qi)。
这个无厘头的开场并不是说NFT不重要,相反它太重要了。NFT在我的脑海里,更像是一个衍生出「故事」的喷泉才对。简单说,就是你看到这个NFT脑子里就有「画面感」,并且越来越多。咳咳…
马塞尔·杜尚《泉》
举个例子,数字艺术家刘嘉颖(CryptoZR)之前的两个作品诠释了链上的想象力:
•共识的形成
给以太坊50多万个地址空投了一个币xxxcoin
- 每个地址空投了88888个币,有50多万人有了这个币
- 团队介绍,官方资料,技术细节...你猜。
结果:几天后,这个币突然在去中心化交易所0x上面上线了,还有人交易 这个币没有价值,却有了价值。
如果不理解这个作品,可以参考伦敦排名第一的网红餐厅诞生的故事。
•小目标
年轻人都有一个小目标,赚到一个亿。
- UNI上作价:每个SG(small goal)币=1块$
- 空投给你1亿个SG token,你看到自己钱包上有了一个亿$(会有价格显示)
- 你环顾了下四周,心想:赶紧卖它!
结果:在你转出钱包的瞬间数字归零。 it’s all about stories.
没有满屏的大写#所有权,#我很稀缺 #NBA卡片云云,但是脑海里就有了「故事」画面,且回味无穷。借助链上技术演绎一出好戏,这就是我心中的NFT。
NFT我会期待两种:用链上的技术、手段实现了一些之前无法实现的事情(比如嘉颖正在筹备一个实现「激进拍卖」的艺术品平台);启发群体意识、群体行为的作品。正巧昨天也和郭老师聊到这些话题,偷个懒直接放聊天记录了;)
NFT是艺术的形成过程,素材就是群体的链上行为
郭:我觉得crypto art需要新的表述形式,目前大部分是比较传统的:art的发展史其实是「表述的发展史」。我能想到的是通过群体协作产生的东西,是一种更新颖的表述方式,甚至是无意识的协作。
Larva Labs推出的CryptopPunks,它通过改造ERC20合约发行TOKEN,生成了10000个完全不同的punk头像,并让用户自行领取的方式完成了初始分发。
比如之前的买像素游戏,其实算是一种。只是把之前的画搬上链,感觉很无聊啊。和做一个网站,开一个淘宝店没啥太大区别。区块链只是结算作用,这个没啥革命性的。
J:像素游戏其实是在打仗对吧,就是一种对抗。你提到像素游戏特别好,就是人们买这个东西(NFT)是在期待一种未知的结果的,这个结果的达成取决于最终网络中大部分人的选择,NFT其实在引导着剧情的走向(期间可以交换、交易底牌),而且ending一般会引发一些正能量。这让我想到嘉颖的那幅「红与蓝」。
刘嘉颖 CryptoZR《红与蓝》
红与蓝:发行了10✖️ 10共100枚红蓝渐变色块NFT,拍卖期1年。
作品背景是中美贸易大战,有趣的是有两个藏家买了最极端的颜色,并期间反复互换位置。传统收藏中买的过程和作品解读的过程是物质分离的,但在红与蓝作品中,买家的行为变成了作品的含义,作品的解释权变成了藏家。
更深一层的结局是“没有结局” ,就比如红与蓝,最后(中美)谁赢都不好,藏家的行为竟然反应了这一点。
所以我觉得这里NFT=故事=一个“共同创作”的剧本、电影。每个持有人都是演员,无意识的成为演员。xm姐的比喻更妙,NFT=艺术的形成「过程」。
J:我之前做了一个东西叫「how much will 1$ worth in 20 yrs」,就是今天你给我1$,我对应返你一个token——承诺在20年后给你可以拿这个token换和“今天”同等购买力的钱。就是我要证明一种去中心化共识的结果,会不会比中心化的强,越来越去中心化的货币会不会比¥$更具有「价值」?我想了一下目前谁适合来做这个token,也许狗狗币最合适。
郭:我觉得可能有种过渡形式,是一个信息搜集者来表现某种过程中产生的艺术形式,这种情况下,创作者只要是一个人就够了。但是素材是链上的群体行为。
什么够先锋?
郭:我觉得有一些art的主主题是关于crypto world也挺有意思,只不过感觉还不够原生。cryptopunk这种只是千禧年左右的表述形式,还有hashmask,还不够先锋。
J:你觉得什么够先锋?
郭:NFT twitter算是吧。
Jack Dorsey的第一条Twitter被做成了NFT
J:我也觉得,这个事儿虽然看似不可理喻,比如Jack Dorsey的一条推文被炒到1600ETH(250万美金)。但NFT twitter这个行为我觉得不在于有没有人买,而是有没有人“出价”,你会看到越来越多人在valuable上“出价”了,把自己的把别人的,金额几美金到数万美金+不等,感觉这能激励人们去发现一些“被低估”的东西,去进行「价值发现」。比如我刚刚就mint了一条Roam创始人Conor的推文,单纯就是觉得它值得看。
因为人们想卖内容,其实本质是想吸引更多的人来看,来挖掘他更多的内容,找到自己的1000个粉丝。就像kk说的,他不太在意书卖多少钱,而是多少人愿意来看他的书,他可以给你5块钱让你读定价4块的书。通过「标价」让人们看到内容,是一个蛮高明的手法。
技术与艺术
卡拉瓦乔《水果篮》
郭:艺术的发展其实就是背后表述方式的变化,描述着技术的发展。文艺复兴期间的卡拉瓦乔,他的绘画非常传神,传说就是利用小孔成像的技术,把一个戏剧化场景定格到画布上。印象派的发展就是被摄影技术所影响。再往后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,差不多和第三次数学危机/计算机理论的成型是同一个时代,然后就是各种抽象主义的风行;到了70年代,就是后工业时代的方式,安迪·沃霍尔的那个32个汤罐头,用工业化生产的方式来表现艺术;
安迪·沃霍尔《32个汤罐头》
NFT, 以太坊,区块链这些其实提供了新的表述方式,我觉得meme文化还是之前千禧一代的那套东西的延续,谈不上创新。
J:这让我想起之前嘉颖(CryptoZR)说,摄影出来之后,油画的笔触不再“融在”每幅画里面,变成每一笔都能“看见”。这就是人文主义的极致,文艺复兴时候人们不去画神而去画人了。
郭:我之前在一个博物馆里面看到一幅画,17世纪的,画的是一堆水果,然后一个苹果上面趴着一只苍蝇,像真的一样。苍蝇的翅膀的透明感觉都能画出来,据说是某种特殊颜料的平民化。
Osias Beert -《摆在木制桌面上的果盘和酒杯的静物画 》
写在最后
很喜欢嘉颖的一句话,NFT的革新来源于加密技术,并不是来源于内容本身。
不管是艺术在表述着新的技术,还是技术的发展让很多之前无法实现的想法成真(比如激进拍卖),总之人们在这两种力量的相互碰撞中在不断地构建着新的叙述、表述、memes和
故事。
某一天,如果我真写成了一个好故事,我就把他做成NFT。
唉,滚去看查理老师的写作课了。